桃園市民卡App 上線 多位議員批整合不足、沒有付款功能

市民卡App 元月上線,仍遭多位議員批整合不足、沒有付款功能。(記者謝武雄攝)
〔記者謝武雄/桃園報導〕桃園市民卡App於今年元月上線,雖然整合多項功能,但多位議員今天在議會質詢仍抱怨整合不足;議員陳雅倫指出,App導外至各局處網站或App後,還要另下載App使用非常不便,另多位議員抱怨,且現在的App目前沒有付款功能,無法像其他縣市一樣可以搭公車,此外市民卡儲值後,App 無法即時顯示,非常「不方便」。
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主委廖修武表示,未來會結合市府大型活動,例如台灣燈會等鼓勵民眾下載桃園市民卡App,另民眾持市民卡到超商儲值,超商彙整資料給悠遊卡公司,悠遊卡公司再提供給市府,才程造成App系統無法即時顯示,會和悠遊卡公司溝通,希望能加速資料傳送;至於App 付款的問題,由於市府無法經營金融業務,所以不能使用App付款,但民眾還是可以使用與市府合作的行動支付付款,至於導外至各局處網站系統,會優化界面讓民眾更方便查詢。
議員陳雅倫說,新版App介面雖然優化,但點入各局處的網站時,竟還需要下載其他App才能使用,包含公車、垃圾車的系統非常不方便,市府既然成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,就應該要積極整合所有功能,否則反而造成民眾困擾;議員張曉昀說,新版App雖可以綁定市民卡,但卻不能直接付款,希望實體卡轉數位虛擬卡時能夠有完整功能。
議員謝美英也提到,App於今年1月17日正式開放下載,至今註冊人數才破6萬人,市民卡發卡量達200萬份,下載率只有3%,整體推廣效果太低。
議員錢龍也提到,民眾完成實體卡儲值後,在App儲值金餘額更新速度太慢,在儲值完後竟在2個工作天後仍未看到金額增加,若有民眾遭盜刷,會造成停卡作業有延誤。